新大浪娱乐网

好听的音乐都被写完了吗?

新大浪娱乐网 1

题记:其实原本并不想写这个话题的,从独个憔悴,因为作为一个纯粹的音乐爱好者来说,到结伴回家。4,答案原本不言而喻。但是当我看到网络上的一些讨论变得越跑越偏的时候,爱情来的太快就像龙卷风。5,却忍不住想提起笔来写点什么。同时,特别鸣谢你制造更欢乐的我。6,借由这个话题,确认过眼神,我也想写一写自己的思考。

好听的音乐都被写完了吗?这乍看是无稽之谈,我遇上对的人。7,其实是个好问题。

音乐这个学科,我的世界变得奇妙更难以言喻。8,初来乍到者看起来起来是感性的,明知今晚疯掉的啊,流动的,不止我一个。9,能激发起人们无限的情感。就好像虽然文字有限,我说今晚月光那么美,所能表达的故事和情感却是没有边际的一样,音乐,从表面上看来,好像是无限的。

但是音乐和文字又有本质的不同。它又是极度理性的。但凡有些音乐理论知识的朋友们都知道,音乐的创作、构成,是有着严格的规律和技法要求的,音符与音符之间的关联比想象中的要更加严格,由不同的和声、节奏型、调性带来的截然不同的情感体验其实都是有其内的规律的。在这种理论下,音乐,又是有限的。

其实,音乐会不会被写完这个问题,古已有之。斯特拉文斯基也好,勋伯格也好,都是力图打破当时的音乐规则进行的全新音响实验。“无调性音乐”的本质就是对有调性的音乐的限性所做出的扩展。而极端点的John Cage 干脆拿出了全曲空白的《4‘33”’》。

确切来说,针对我们标题这句话,应该分成两个问题来问:一是音乐会被写完吗?二则是,什么样的音乐算好听的?

如果再细分析下来的话,一首完整的音乐作品构成是什么?其实我们都知道——音乐的本质是声音,是物体的振动。最基础的组成分是旋律,节奏,和声;更具体的则有调式,动机、曲式,织体,速度,力度,等等等等。如果将这些所有因素暂时不考虑的话,音乐的组成有多少种可能性?

这里有一个来自Youtube的官为音乐科普视频上的参考数据——

音乐有多少种可能性?

从理论上来说,你写一小段音乐,然后我在最后面多加一个音符,那么就变成了又一个新的排列组合,这种方法算出来的音乐排列组合就是无限的了。这种耍流氓式的计算方法显然并不是我们想要的答案,所以,我们加一个限定——在10个音、一个八度内的音高片段组合的可能性有多少种?

给节奏也加一个限定——4/4拍、两个小节、最短音符是八分音符的节奏有多少种可能性?

两相组合,4/4拍、两个小节、最短音符是八分音符的旋律的可能性总数是

这是一个非常可观的数字,但是,起码还是有限的。那么不同的乐器音色算不算音乐中的一分?不同的配器、不同的音量、不同的演奏者甚至同一个演奏者不同的心情,带来的不同观感算不算音乐中的一分?

一段三分钟(180秒)、取样率为44100hz的MP3音频档案的所有可能性,理论上的数字是

这个数字可能不直观,那么不妨往下看

这样算起来的话,所有的声音,肯定是写不完的。

但是——

凡事就怕这个但是,但是今天我们重点要讨论的就是这个但是——

虽然音乐在理论上是写不完的,但是,当我们给它加上了一个“好听”的框架的话,答案就截然不同了。

什么样的音乐才算好听?

这就是个非常主观的问题了,找不同的人绝对会有截然不同的回答。如果你去问你的爸爸妈妈,可能他们会觉得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老歌更好听;如果你去问专业的音乐老师,他们可能会有更加偏好的严肃作曲家,而如果来问我们的话——我们公众号推荐的不少音乐对于很多人来说恐怕完全不属于好听的范围——

所以针对今天的话题,我还是先加上一个限定语——流行于当下的、能被绝多数人的审美所认可的音乐。

在加上这个限定之后,答案突然就变得耐人寻味了起来。

因为这个好听,即便是把时间扩到二三十年,即便是把现在无数人津津乐道的所谓华语乐坛“全盛时期”的东西拿出来,这个好听的定义仍旧非常狭窄。

首先,由于流行乐普遍偏向流畅悦耳朗朗上口,因此本身能够选择的和弦进行就非常有限。基本上,你学会几个万能和弦,差不多就能把60-70%的流行音乐都弹下来了。

卡农(C调卡农为例):

1564和弦(最常见的C调)

还有一个就是4536(或者4536251)

(相关的音乐作品试听我放在文末的歌单中,不妨听听看。)

当然,我并不是说这几个和弦不好。说起来它们已经诞生了上百年,到现在仍旧为人们所津津乐道正是它们经典的重要佐证,而优秀的音乐家也仍旧可以用他们创作出优秀的旋律来。无论是周杰伦还是陶喆都还是喜欢用这些套路和弦,但是他们能在套路中探索出来自己的东西,这也正是他们能在歌坛多年屹立不倒的原因。

但是,也正是因为和弦数量有限,即便是进行各种转位和改变,变化也仍旧极其有限,在有限的空间里,就会非常容易发生“听起来都差不多”的事情了。我们前面已经说了,声音的组合的确是无限的,因为你稍微改变一点点音高或者节拍,就可以算得上是一个全新排列的组合。尽管理论上如此,但是人类耳朵能发察觉出来的范围是有限的,从听感上来说,它们是非常相似(甚至一样)的。甚至,两段调性完全不同,但是音高相似的小节在听感上也是很相似的。

从单旋律上来说,人们只要听到三个音,就很容易会想起一首他熟悉的曲子,这种排列组合的数量瞬间就变得少的可怕了——1728种,如果算上任何一种的12个转调,就只剩下144种。从和声进行上来说,常见的就那么几个;从节奏上来说,流行乐的常见节奏型也只有那么十几种,最后的结论就是这么让人绝望——

没错,流行乐中好听的、经典的旋律,早就被人写完了。对于音乐创作者来说,在这种有限的和声进行和审美空间中,撞了几个音符甚至几个小节都是非常常见的。可以说,对于任何贴近常见市场规律的作品,想找出一个相似的动机,只要你想找,都能找得到。

而为何我们听到的音乐会千变万化?因为除了节奏、旋律和和弦套路之外,还有更多东西影响着一首作品的完成。

比如转位、移调和复调,它可以在有限的和弦中探索更多的变化;

比如不同的调性,就算是卡农和弦,在不同的调性上,也会呈现出截然不同的情感色彩;

比如编曲,单音轨、简单的乐器铺陈和复杂的编制,也会让音乐变化多端;

比如演唱者的情感,比如录音的技巧,比如后期的制作,都能给音乐赋予无限的可能性。

其实流行乐的同质化并不仅仅是华语乐坛的问题,总管整个世界,这个话题也是从来没被讨论完过。西班牙研究旗下一个项目组根据“百万歌曲集”的数据分析发现,在过去的五十年中,音符组合之间衔接的多样性——包括和声和旋律——都在不停的减少。(论文链接: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rep00521 有兴趣的读者不妨看看)

其实这原本是一个并不复杂的话题,其中涉及的也多是音乐理论知识,但是一旦一首音乐作品走到市面上,尤其是备受关注的音乐人,他们所收获的关注和讨论就变的空前复杂而且混乱。一方面,人们对于现在华语乐坛知名度不高却同质化的流行作品容忍度异常的高,另一方面却对流量更以及关注度更高的创作者的作品的容忍度异常的低,可能只是一点点的相似就被扣上抄袭的帽子(这个话题我们此前已经讨论过,不再赘述)。

所以,讨论到了这里,再说到“好听的音乐都被写完了吗?”不知道你会不会有了自己的答案。对于我的观点而言,显然并没有,但是它也绝不是无稽之谈——而它所代表的,正是有史以来无数的音乐人、在不断地探索、不断向新的音乐空间追寻中反复思考过的中心思想——无论是古典主义,浪漫主义,现实主义,现代主义,还是流行音乐空间的不断扩,电子实验音乐的进行,爵士乐的发展,摇滚乐的成长,都是对曾经既有的音乐规则的开拓。本质上,新音乐、新风格的诞生,都是对现有的音乐产生了“是不是好听的音乐都写完了”的质疑,随后开始展开自己的创作以及理论。

而真正有想法、有态度的创作者,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无论是西方还是东方,无论是功成名就还是资历尚浅,都不会简单地将前人的所作所为当做枷锁,更不会将提出这种疑问的人仅仅视作笑谈——我们唯有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有可能探索到更高更远的地方去。

ios10怎么修改游戏

linux tmp目录怎么进入

电信怎么自己换路由器6

强光电筒怎么看翡翠种

大玉石珠子怎么打结好看

猫咪为什么有脂肪袋了

狗狗经常被打滚怎么回事

抖音团购达人合作广场

seo网络优化分析方案

标签: